警惕!警惕!
今天
給大家盤點一下
這幾類受騙人數較多的詐騙方式
虛假網絡貸款
詐騙分子制作假冒的網絡貸款APP,以“低利息、高額度、不看征信”等噱頭吸引受害人前來貸款,待提現時以交會員費、輸錯提現賬号解凍費、刷流水提高征信等理由詐騙錢财。
冒充客服
詐騙分子非法獲取受害人信息後,冒充客服撥打受害人電話,謊稱快遞丢失、商品問題要退賠,或者實習生失誤給受害人辦理了會員要取消等,誘騙受害人按照操作将錢轉給騙子。
冒充公檢法
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,謊稱受害人涉嫌詐騙、洗錢、非法出入境等違法犯罪,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,誘騙受害人将錢轉到“安全賬戶”進行資金清算實施詐騙。
冒充老師收費
詐騙分子偷偷進入家長群,複制班主任老師的頭像和信息,在老師上課的時間段,以收取學雜費為由,假冒班主任在群内發二維碼或者銀行卡誘騙家長轉賬。
刷單返利
詐騙分子通過朋友圈、地推、送禮品、黃色小卡片等,引誘受害人加群兼職、做任務,受害人完成“新手任務”後,詐騙分子會快速返還小額傭金,待受害人投入大額金錢後斷聯進行詐騙。
虛假投資理财
詐騙分子制作虛假的投資理财平台,通過多種渠道引誘受害人到平台進行投資,剛開始獲得高額收益并且可以提現,最後不能提現,或者通過平台後台控制漲跌假裝将錢全部虧空。
虛假福利領取
詐騙分子僞造中央、部委公文,打着國家、民族旗号,虛構精準扶貧、慈善富民等項目,聲稱隻要交少量的錢就可以領取巨額福利,誘騙大學生投資。
買賣遊戲賬号
詐騙分子假稱要購買受害人的遊戲裝備或者賬号,誘騙受害人到指定的虛假交易平台進行交易,然後以賬戶資金被凍結、交納保證金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。
紅包返利
詐騙分子以明星過生日、粉絲福利等為由,稱隻要發紅包就十倍返還,誘騙未成年人進入“紅包群”。開始小額紅包真實返利,後續加大金額後,以聯單、賬戶凍結、保證金等理由實施詐騙。
網戀詐騙
詐騙分子複制他人圖片打造虛假社交賬号,與受害人網戀,然後以資金周轉、生病、生日、節日等各種理由詐騙受害人的錢财。
異國情緣
詐騙分子假冒外籍軍官、維和士兵等身份,通過社交平台結識受害人,在長期聊天中與受害人建立感情後,謊稱要将一筆資金交受害人保管,以寄遞費、通關費等誘騙受害人轉賬。
“殺豬盤”
詐騙分子虛構社交平台賬号,通過婚戀網站、社交平台尋找單身、離異的受害人,每日噓寒問暖迅速建立戀愛關系,以帶受害人賺錢為由誘騙受害人在虛假平台上投資,最後不能提現。
裸聊敲詐
詐騙分子通過社交平台添加受害人為好友後,提出裸聊要求,并以觀看直播為由誘騙受害人下載木馬軟件,從而獲取受害人手機通訊錄。獲得受害人裸聊視頻後,以發送視頻給通訊錄好友威脅受害人多次轉賬。
直播打賞
詐騙分子物色女主播在前台直播,男運營則冒充女主播和粉絲聊天,通過暧昧聊天制造溫柔陷阱,以完成直播任務、PK打榜等理由誘騙受害人打賞。
領取遊戲皮膚、裝備
詐騙分子在遊戲中發布廣告,稱可以免費領取皮膚或裝備,引誘未成年學生添加好友,然後聲稱其父母涉嫌犯罪為由恐吓,誘騙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機向騙子轉賬。
冒充京東客服詐騙
詐騙分子冒充京東客服撥打受害人電話,稱需要關閉其京東金條(白條)業務,否則會影響征信。詐騙分子誘導受害人共享手機屏幕,以“保護賬戶資金安全”“審查賬戶資金”為由,誘騙受害人轉賬。
注銷校園貸
詐騙分子獲取大學畢業生學籍信息,冒充網貸平台客服撥打受害人電話,謊稱根據國家政策,需注銷校園貸,然後以資金核查、确認本人操作為由,誘騙受害人貸款并将錢轉到“認證對接賬戶”“安全賬戶”。
冒充好友借款
詐騙分子利用其他渠道騙取受害人語音說“是我是我”,然後盜取受害人微信,向其好友借錢,并将“是我是我”的語音發給好友,打消好友的疑慮,從而實施詐騙。
虛假招聘
詐騙分子冒充中介機構發布招聘廣告,誘騙受害人前來應聘,再以體檢費、辦證費、培訓費等理由讓受害人交錢,甚至騙其貸款。
兼職詐騙
詐騙分子制作虛假的兼職平台,引誘大學生兼職做任務,發布的任務為注冊社交平台賬号、提供銀行卡進行轉賬等内容。這些賬号和銀行卡被詐騙分子用來詐騙,受害人無意中成了騙子的幫兇,可能涉嫌“幫信罪”。
如不慎被騙
請保留好證據
編輯整理 | 楊 慧
校稿 | 王 琳 婷
審核 | 張 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