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下,微信、抖音等社交平台廣受男女老少的青睐。社交平台的功能已經不再局限于交流溝通,還可進行推廣經營、拓展資源。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“商機”,想方設法混入目标對象的朋友圈,步步為營,伺機行騙。對此,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,謹防被套路。
案件回放:
“貼心男友”稱可“撿漏”賺錢
11月初,福建福州市民王女士通過某交友軟件結識陌生男子林某。兩人聊了一段時間覺得十分投緣,于是互加了微信,從朋友關系逐漸發展成網絡戀人關系。
林某平常對王女士關懷備至,王女士離異沒有小孩且患有嚴重慢性疾病,林某的出現讓王女士感到了久違的溫暖,越來越依賴林某。
林某稱自己事業有成,但離異帶着兩個小孩。兩人有着共同的經曆,更加“惺惺相惜”。
聊天過程中,林某經常跟王女士提起自己的表弟是網絡高級工程師,可以屏蔽許多投資平台風控系統進去“撿漏”賺錢,并多次提起要帶着王女士一起賺點生活費。
王女士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在林某指定的平台投資了3000元,當天就獲利了300元。
之後,在林某的誘導下,王女士找朋友借了3萬多元繼續投資。
操作兩天賺了很多,但第三天平台就提示違規操作,賬戶被凍結。
林某又說要交一定的違約金才能把之前的款項取出來,并讓王女士通過各個借貸平台借錢。
但由于王女士征信不好且不會操作,沒有借到錢。
王女士随後就發現林某已把其拉黑,這才意識到上當受騙,于是選擇了報警。
接警後,福州市公安局華大派出所民警迅速開展調查,發現作案的是境外的犯罪團夥。目前,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。
案情分析:
警惕“殺豬盤”愛情騙局
該案件屬于“殺豬盤”中最常見的愛情騙局。
林某利用網絡交友,把自己塑造成溫柔體貼的成功人士,讓王女士對其産生好感,再一步步誘導王女士投資以騙取錢财。
雖然類似的騙局多次經新聞媒體曝光,但是像王女士這樣上當受騙的人依然不少。
王女士上當一方面是因為其離異單身,感情寂寞,詐騙分子易乘虛而入通過建立感情關系,實施網絡交友詐騙。
另一方面還是因被高額投資收益誘惑,最終上當受騙。
民警支招:
光鮮形象背後往往隐藏着套路
張貴明(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華大派出所民警):
天上不會掉餡餅!
“殺豬盤”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一部分人想脫單和一夜暴富的心理,讓不少受害者不僅感情受騙,還損失錢财。
網絡聊天交友時,一定要對對方的真實身份保持警惕,不要輕易相信那些所謂的事業有成的“成功人士”、家境殷實的“名媛”等光鮮形象,
這些形象背後往往都隐藏着套路。
如果對方以談感情之由向你借錢、讨紅包,或者要帶你投資“撿漏”,一定要謹慎,對方很可能是要騙你的錢。
來源:中國警察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