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生名下銀行卡單日流水超80萬?警方“順藤摸瓜”查出貓膩

發布者:保衛處發布時間:2020-08-18浏覽次數:548

用自己的身份證幫同學辦張銀行卡,還能賺錢,這樣的“好事兒”你動心嗎?前不久,鄭州警方追查到了多名涉嫌犯罪的大學生,直到被抓時,他們仍覺得出售銀行卡的行為不是犯罪。

8月26日,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公安局鄭東分局了解到,自鄭州市開展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産工作及“獵鷹五号”專項行動以來,鄭東警方已抓獲各類黑灰産業犯罪嫌疑人140人。這其中,個别犯罪嫌疑人在實施違法犯罪的同時,自身也是受害人。

【大學生名下銀行卡單日流水超過80萬元?】

8月初,鄭東警方在偵辦一起涉嫌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犯罪案件中,發現該案中部分涉案的銀行賬戶與手機卡的登記信息都是一些18歲左右的青少年,這些人大多在開封市一所中專上學。

随着偵查的深入,18歲的小許進入了偵查員的視線。8月22日,小許在家中被抓。

小許稱,其無意中通過網絡認識了一些買家,對方聲稱需要大量的銀行卡和電話卡,隻要自己有這些資源,對方就可以按照每套150元的價格予以回收,如果辦卡數量達到要求,還有提成,并全程負責來往的交通費用。

小許被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利益所誘惑,随即發動身邊的同學利用各自的身份信息開始辦理銀行卡和電話卡,從中非法獲利近11000元。

偵查員偵查發現,這些被鼓動辦卡的學生大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屬于違法,覺着就是幫助好友、幫助同學。

18歲的小趙直到被警方控制,仍認為出售自己的銀行卡根本不是犯罪。但他不知道的是,自己轉賣給小許的銀行卡早已落入了電詐犯罪分子的手中,一天的涉案資金流水高達80餘萬元。

目前,該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,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。

【“受害人”知法犯法幫助轉移涉案資金】

今年年初,鄭東分局專案組在梳理2019年“4.22脫貧攻堅第六軍團”犯罪團夥有關餘罪工作時,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,一名曾被該犯罪團夥實施過詐騙的受害人賬戶,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有大量的資金頻繁出入,且關聯賬戶較多,交易十分可疑。

随着偵查的深入,該犯罪團夥的作案手段和組織架構也逐漸浮出了水面。犯罪嫌疑人為了非法獲利,将原有的大規模集團型犯罪轉變成為多人或單人分散型作案。

為了更加有效地迷惑和欺騙受害人,他們還推出了所謂的“扶貧卡”、“富民卡”,有的面值高達數億元。

犯罪嫌疑人聲稱,隻要交納不等的金額購買以上面值的卡片,就可以解凍所謂“皇族”的遺留資産,并享受到國家脫貧攻堅對應的補貼分紅,以此作為借口和誘餌,大肆瘋狂作案。

而被選取的作案對象,大多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。但與以往案件有明顯的不同是,這些犯罪嫌疑人不僅是實際詐騙的實施人,也同時是涉案資金的轉移人,甚至是受害人。

他們深信犯罪分子編造的謊言,即便發現自己已被騙,但在高額利益的誘惑下,仍舊不願從那些“一夜暴富”的假夢中醒來,反而繼續為嫌疑人大肆宣傳造勢,共同實施犯罪。

【利用網絡直播詐騙,18歲小夥半年獲利13餘萬元】

随着網絡購物、平台支付等形式的不斷普及,一些利用網絡刷單兼職、購物退款退單的電詐類犯罪案件,“盯上了”廣大在校學生。

8月中旬,鄭東警方根據工作線索,打掉了一個利用網絡直播平台實施詐騙犯罪的團夥,團夥主犯是18歲的學生黃某。為了達到詐騙目的,黃某利用網絡直播平台,散布虛假信息,聲稱其網店正在開展營銷活動,隻要下單一定金額的訂單,店裡就會給予返現。

當受害人按照其要求轉款後,黃某等人便拉黑對方信息、屏蔽删除對方留言,在網絡上銷聲匿迹。經查,從今年3月份至今,黃某夥同他人通過以上方式共實施詐騙27次,非法獲利13萬餘元。

鄭東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,從以上這些案例中不難發現,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,特别是黑灰産業鍊條犯罪已逐步滲透到我們的身邊,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上當受騙。不過,隻要謹記小利莫占、便宜不貪、資金不轉、及時報案,犯罪分子縱使再狡猾,也是無計可施。

同時,随着開學臨近,警方也想再次提醒廣大在校學生,不要輕信他人的蠱惑,對于自己的财物、信息、證件一定要妥善保管。

Baidu
sogou